bing03.jpg

【網友影評 by 阿潑 2010/4/8】 

去年金馬獎頒獎後,我寫了這麼一篇文章表達我的感動,這份感動是來自於這個盛典對於「電影人」的尊重,不只是導演,還有電影的技術人員,這些隱身在銀幕後面的無名英雄。包含前中影總經理明驥。

今天我看了《乘著光影旅行》,這部以攝影師李屏賓為主角的紀錄片,再次勾勒起我的感動,一路掉眼淚(686老大問我有啥好哭的?我要是回答,我從台灣新電影的電影人合照那邊開始掉淚,他一定會傻眼)。而我看完後忍不住開玩笑:以後我要懷著尊敬的態度看每一部電影。

因為,我們看的每一分鐘的電影,是由很多人的很多個一分鐘構成的,而那個瞬間就過的畫面,其實是很多人的重要的生命部分。他們犧牲了多少,讓我們去獲得他們的藝術成果。而其中,又有多少像李屏賓這樣回不得家的電影人,他們是否也像賓哥一樣,把台灣的文化帶到全世界導演的身旁,讓他們感受到屬於台灣電影的文化?

而我們或許從未知道,這個台灣之「光」。

當我們讚嘆、喜歡很多電影時,他的名字在最後的工作人員清單中閃過,他造就了一部經典的電影,但我們沒有記住他的名字。

去年金馬影展,特別規劃了李屏賓的主題影片,以感謝他對電影的付出。這個嘉勉來得不早但也不晚。來自世界各地的導演,皆出席《乘著光影旅行》的播映會場,雖然我因工作在身,無法參與,但之前也已先在陳英雄的《夏天的滋味》的映後座談,看到穿著帥氣皮夾克的賓哥。賓哥總是笑笑的,說不上幾句話,雖然長得性格,但個性還是很「幕後人員」的,他幾乎讓導演替他發言。

映後座談後,陳英雄要接受影展主辦單位的訪問錄影,而賓哥就在門邊看著,我和某個觀眾見機不可失,便杵在賓哥旁邊誇獎他的攝影,讓他多說幾句話。賓哥謙虛地表示沒有這麼厲害,但他還是忍不住補充:「這是十年的片子了,顏色都變了,沒當初那麼好了。」陳英雄說他們拍這部電影時,因為越南沒有人可以洗得出來,最後專程送到法國去洗,可見賓哥的技術和能耐。

但看完《乘著光影旅行》後,才發覺有很多鏡頭跟畫面的細緻處,是觀眾無法感受那樣的「神來一筆」的。例如,《夏天的滋味》中有一幕氣流流動樹葉飄舞的感覺,被賓哥捕捉到,據說,在場的工作人員遇到老天如此的助力,驚喜得完全不敢呼吸。但平時便觀察樹葉和草木「舞動」的賓哥淡淡地說:「很多是命,很多東西就在那邊無形的等你,那等你的時候,你是不是每一步都走對了?」(大意如此)我覺得翻成白話文是說,你平常是否便在累積,等這一刻發生,而當你心裡期待這一刻發生時,老天爺便會幫你達成(非常有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」的感覺)。

不只是《夏天的滋味》,還有賓哥和侯導合作的許許多多部電影,可以看出他們有著不同個性卻相互影響彼此較勁,侯導和賓哥的合作默契,也讓他帶到了全世界去,例如,從不把困境當困境,反而去強調「自然」,不僅僅是拍片不太打燈,充分利用自然光,並感覺當時環境中的光影氛圍,也會順著當時的環境而拍。拍《童年往事》時,原本設定晴天拍攝的一個場景,卻遇上了颱風,侯導認為這就是「自然」,於是便改成颱風天拍攝,而電影便出現了別種味道,賓哥說:「對我和侯導來說,日日是好日。」後來,姜文的電影也遇上類似的狀況,在沙漠中出現難得一見的暴風雪,劇組的人都很緊張驚慌,但賓哥對姜文說:「既然是難得一見的暴風雪,為何不利用他呢?」這些話不僅穩住軍心,也強化了電影的效果,姜文坦言賓哥對他影響很大。

不過,侯導跟賓哥不是一直這麼「契合」,有的時候侯導會「不要太亮」、「不要柔焦」,但攝影需要光,賓哥便只好作些「小動作」,甚至善意欺騙侯導。賓哥認為在後來,他和侯導的關係才從「拘謹」到「自由」。拍《紅氣球》時,侯導抽象地跟賓哥說如何拍氣球在天空飛,賓哥面有難色說:「你真的要這樣拍嗎?」後來拍出來的效果不錯。賓哥說,他真希望自己是導演肚子中的蛔蟲,而侯導則不停誇獎賓哥總會想辦法達到他要求的,所以他對賓哥只有信賴。在這一段對話當中,穿插著第三者,攝影助理的訪談,強化了導演和攝影師之間複雜的關係:「導演要的就是結構,他想的是如何結構影片,但攝影卻是不停解構。」

電影中讓感人的部分,無非就是賓哥和母親的關係了。長年在外的賓哥說,如果當初知道這行要離家這麼遠,他就不會走這行了。每次,他都會想辦法經過台灣,為的是看看老母親。雖然他也少見妻兒,但就是沒有母親讓他懸心。所以,某次挪威南方影展要頒發他榮譽獎座時,他特別帶了「幾乎沒有一起旅行」的母親去,讓母親分享他的榮耀。他在致詞時說,感謝讓他這個來自台灣的電影人受到肯定云云,而後,他感謝了母親:「他這輩子都不知道我在作什麼工作。」李媽媽受到全場的掌聲,她盡是驕傲。

這不是賓哥第一次公開謝媽媽,在他因《花樣年華》得金馬獎時,便在台上表示他父親早逝,母親守寡將他們帶大,所以他感謝評審讓他有機會公開表達感謝之意。

紀錄片到了最後,以賓哥得了國家文藝獎這件事作收,這是一件榮耀,可是卻反襯出賓哥的「內心深處」。他說自己在中國拍個新銳導演的電影時,幾分鐘之內,有二十多個未接來電,那一剎那他只想到家人出事了,他回撥電話卻都是代號,他緊張得手都發抖了。很久之後,他趨於平靜,從一封友人的簡訊中得知他獲得國家文藝獎,這份榮耀,在那時,無人擁抱,無人分享,他才知道心中最介意的,是家人。(這一段好有fu,我眼淚刷地就下來了)

這部紀錄片,其實是以賓哥的故事,帶出電影工作者的生活和生命,因此,導演們說將這部片送給電影工作者和他們的家人。而這一部紀錄片,也相當程度地反映了台灣當代電影史(包含賓哥都被香港電影界吸過去的現實,淚)。大推薦。
 
本文轉載自部落格【哈囉~馬凌諾斯基】
原文網址:
http://annpo.pixnet.net/blog/post/25072957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ewind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